欢迎访问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! 今天是

你的吻,宝宝可能Hold不住

发布时间:2014.11.19阅读次数:

你的吻,宝宝可能Hold不住

秋冬季节是亲吻病高发期;医生提醒疼爱孩子需注意方式

 

    日前,武汉一名两岁女童因被人亲吻而高烧不退,并出现面瘫症状,医生诊断其患上了“亲吻病”,即EB病毒感染。记者从省妇幼保健院了解到,同样是患了亲吻病,合肥两岁男孩泰林(化名)的发病原因和喂养不当有关。医生提醒,亲吻病是儿科常见疾病。唾液和飞沫是亲吻病主要传播方式。据悉,秋冬季节是亲吻病高发期。

    □名词解释

    什么是亲吻病?

    亲吻病,又称EB病毒感染,像父母亲吻孩子、口对口喂食等都会发生感染。该病以3~5岁儿童最容易感染,潜伏期在1~2周。患上亲吻病后,约半数孩子会出现发烧、嗓子疼痛、耳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,有些孩子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。亲吻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以秋冬季节为高发期,但发病率并不高。

    病例: 两岁男孩被“喂”出亲吻病

    日前,武汉市民梅女士两岁女儿因长相可爱,被同学亲了一口,当晚发高烧,并且嘴巴变歪,面部出现瘫痪。医生诊断后发现,这是EB病毒感染,即俗称的亲吻病。

    昨日,记者从省妇幼保健院了解到,作为常见的儿科疾病,亲吻病在合肥同样存在。前几天,该院接诊过一起典型的亲吻病病例。两岁男孩泰林患病主要诱因和喂养不当有关。

    “孩子送来时一直高烧不退,检查后发现淋巴细胞素过高,并出现肝脏肿大等症状。”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严成明介绍,经诊断,泰林患上了严重的亲吻病,诱因是奶奶经常把饭嚼碎了喂给孩子吃,由此感染上了EB病毒。“成年人口腔中有几百种细菌,不乏EB病毒。孩子免疫力低,极容易受其感染,特别是3~5岁孩子。”

    提醒:

    亲吻孩子别嘴对嘴接触

    严成明表示,亲吻病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常见病,家长不必过于担心。“不是说家长不能亲孩子,而是避免嘴对嘴接触。”严成明说,唾液和飞沫是亲吻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。此外,一些家长习惯把食物嚼碎后给孩子吃,或将热食物吹凉再给孩子吃,这些都会造成细菌口口传播。

    “(亲吻病)症状和感冒类似,一些家长通常会给孩子吃感冒药,但这基本起不到作用。”严成明提醒,孩子如果有高烧不退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,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,否则会诱发其他疾病。

    “家长抱孩子前,最好先洗手,特别是外出回来。”医生提醒,秋冬季节虽是亲吻病高发期,但不要把孩子整天关在家里,适量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孩子体质。此外,孩子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,不要和感冒病人多接触。华玲 苏洁  本报记者 叶晓

    □医生提醒

    如果你有以下情形,千万别亲宝宝

    1.患有感冒,即使是轻微的感冒症状

    2.浓妆艳抹时

    3.患流行性腮腺炎

    4.患扁桃体炎

    5.患流行性眼结膜炎

    6.长有水泡(不宜接近新生儿)

    7.患有口腔疾病

    8.肝炎 病毒性肝炎或乙型肝炎表面

    抗原阳性患者

    9.面部有脓疮疱、湿疹、

    疖肿等皮肤病

上一篇:在家门口能享妇幼专家诊疗
下一篇:二宝是“心头好”,要的人却很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