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! 今天是

“马宝宝”扎堆进产科

发布时间:2014.08.01阅读次数:

 

“马宝宝”扎堆进产科
不少医院产科病房从五月中旬起一直爆满

    晨报讯 近来,也许你或你的朋友正在为产检、该去哪生孩子而奔波。省妇幼保健院产二科副主任郭宇雯感慨,“从虎年开始,合肥就一直是生育大年,四年过去了,一年比一年火爆。”

    想在VIP产房中迎接宝宝的合肥“准妈妈”们,竞争已经很激烈了。例如,目前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的VIP预约号已经排到了2015年1月底,不少套间被改成“双单间”模式已成常态。

    “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的产科床位一直很紧张。普通病房不接受预订,有床位就接收,VIP接受预约,但是已经排到明年1月底了。”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产二科副主任郭宇雯表示,自虎年以后,合肥就一直是“生育大年”。

    以该院本部为例,今年上半年,门诊接待量较去年同期上涨20.9%,入住率较去年同期上涨24%。

    不断上涨的人数让这家创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医院气喘吁吁。如今,该院在本部共有420张床位,作为目前省内唯一提供VIP产房服务的公立三甲医院,该院能提供的VIP产房只有22张床。

    “需求量太大的时候,医院偶尔会将VIP的套间隔成单间,今年这种情况更多一些。”省妇幼保健院一名工作人员表示,医院一直在引导待产孕妇前往妇幼保健院东区生产。

    按照规定,孕产妇一般在怀孕12周左右后(胎儿的各个器官已经成形),应去辖区妇幼保健站进行全面的产检并且建卡,同时领取孕产妇保健手册。据合肥市瑶海区妇幼保健站统计,今年上半年在该站办理保健手册的孕产妇数量比去年同期多了近20%。

    晨报记者 佟人冬 王靓

    实习生 蔡世青 通讯员 华玲

    产科门诊

    现场

    产科主任:上班不敢喝水,最怕莫过拉肚子

    昨天上9:30,江淮晨报记者来到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大厅,上午发出的产科专家门诊号已经超过200个,也就是说,当天上午,三名产科专家平均每人要看近70个号。

    “为了不去或者少去洗手间,坐门诊时我们都不敢喝水。”江淮晨报记者留意到,在郭宇雯的门诊办公桌上并没有水杯,她表示自己和同事尤其怕拉肚子,因为“太耽误时间了”。

    虽然医院规定的上午下班时间是12点,但在郭宇雯的印象中,自己就没准点下班过。“都是挺着大肚子来的,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也不容易。由于上午来看病的最多,中午一般要到十二点半以后才下班,下午两点继续上班。”郭宇雯表示,该院门诊处本是8点上班,为了方便病人,每天7点半就开始接诊。

    孕妇:排队3个多小时才做上产检

    这是张艳艳怀的第一胎,昨天上午,她第一次产检。

    “才7:30左右,挂号窗口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龙。”等了近一个小时,张艳艳终于挂上了一个“专家号”72号。

    随后就是漫长的等待,直到10点多,张艳艳才进入诊室。里面依然人满为患,数十位孕妇里三层、外三层地将医生围住,这一等又是20多分钟。轮到张艳艳后,医生匆匆问了几句话,开了一堆检查单。到B超室,“重复等待模式”再次开启,张艳艳算了下,轮到她做检查至少还需要半个小时,她听说,这样的速度已经很快了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,在合肥市各大医院都算常态。合肥一三甲医院妇产科医生介绍,与往年相比,今年的孕妇数量有所增加,以前半天仅“放号”100个左右,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至少要“放号”150个,门诊医生也相应增加了一个。

上一篇:“准妈妈”如何吃喝不变“糖妈妈”?
下一篇:头胎剖宫产 二胎险破“肚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