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||
33岁孕妇张莹(化名)因小毛病住进医院保胎,哪知一切稳定后,她怕有闪失,在医院“驻扎”了一个多月拒绝出院。今天上午,经医院反复安抚,她才放心办理了出院手续。 一怀孕就保胎,如今可是屡见不鲜。记者上午从省中医院了解到,该院妇科病房40张床位一半左右被用于孕妇保胎,在省妇幼保健院、安医大一附院、二附院、省立医院等多家医院,保胎的孕妇也逐年呈增长趋势,保胎病床一床难求。 事例 准妈妈坚持“驻扎”在医院 今年33岁的张莹,结婚5年,备孕3年。今年4月份得知自己怀孕,既惊喜又担忧。喜的是终于盼来了自己的宝宝,同时担忧长期与电脑接触,会不会对宝宝不好?要不要辞掉工作? 不过,为了能够顺利生下宝宝,她很快就先去请了个长假,准备天天在家卧床休息。同时,她又去医院,要求医生给自己做个全面检查。检查发现,张莹的孕酮稍低,出现了先兆流产征兆。这可把张莹吓坏了,她急忙住院,而且稍微有点肚子胀痛或腰酸,就赶忙去厕所查看是不是出血了。 住进病房后,护士每天都会帮她们测各项指标。张莹最积极的事就是拿着自己的指标跟别的孕妇比较,要是指标有一点偏高或者偏低,她就紧张地跑办公室找医生。 “我们医生几乎天天给她上课,讲解各项指标的相关知识,同时还得做她思想工作,告诉她一切正常,把自己弄得太紧张会对胎儿发育不利等。” 省中医院妇科主任李伟莉说,他们是好说歹说,终于过了一个多月后,张莹才同意出院。 数据 合肥保胎大军近年来翻番 “前来住院保胎的病人,有的是刚怀上头胎,有的有过流产史,还有的属于高龄产妇。就诊时她们都想不通为何自己生个孩子这么难。”李伟莉说。 在省中医院妇科病房里,早已没有空床位。“我们医院妇科共有40张床位,除妇科病的病人外,都是需要保胎的孕妇,保胎的孕妇差不多占一半左右。” 李伟莉介绍。 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医生周曙光也说,要求保胎的孕妇越来越多,日均达到十几人。比起几年前,人数足足翻了一番。 记者从安医大一附院、安医大二附院、省立医院等多家医院也了解到,近年来住院保胎的孕妇呈日益增多趋势。 原因 住院保胎病人大多心理焦虑 “住院保胎的病人大多数都心理焦虑,我遇见一些患者,出院回家后,只要有一点不舒服,就又跑到医院来要求住院保胎。” 李伟莉认为,这说明孕妇普遍比较紧张。 不少是因孕妇过分焦虑和恐慌主动提出保胎,其中一部分孕妇有过不愉快孕史,比如曾接到一个孕妇,之前两个孩子都没保住,所以这次怀孕就特别焦虑,尽管目前她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,但她还是要求住院保胎。而对于首次怀孕也要求保胎的孕妇,李伟莉介绍,此类孕妇通常工作压力大,经济条件比较好,生育的年纪也偏大,或是家庭有遗传病史,所以在孕育过程中,出现过度紧张。 李伟莉介绍,不提倡首次怀孕却因焦虑要求保胎,“我经常遇到孕妇,每两周就来检查,然后拿着自己的指标跟别人比,稍微偏高或偏低就紧张得不得了。我告诉她没有问题还不放心。对于这些孕妇,心理暗示比药更有效。” 分析 30到35岁是保胎主力军 对保胎这个词,大多数人已经“如雷贯耳”,身边许多女性一怀孕就要请假保胎,有些人甚至一直保到生。现在生个孩子怎么越来越难了?医生说,这与现代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。 “环境污染、饮食中类激素物的增加、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、生育年龄的推迟、过早性生活、频繁人流……这些都导致精子、卵子、子宫环境面临多重挑战,增加了流产风险,相对应保胎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。” 李伟莉说,病房里的保胎孕妇,一半以上有流产史,有些人甚至变成习惯性流产。 周曙光说,从年龄看,30-35岁是保胎的主要人群。这个年龄段的女性,卵巢功能开始走下坡路,卵子质量相对较差,身体机能也随之下降,流产的风险相对较高。 从职业看,公务员、教师、记者、IT从业人员等,是住院保胎的主力军,这些人工作压力大,每天工作时间长,容易导致精神焦虑,出现先兆流产。 提醒 夫妻双方应该选择孕前检查 “在优生优育的前提下,更多的年轻夫妻应该选择孕前检查。” 周曙光说,孕前检查要比孕期检查更重要。 周曙光解释道,除了一般的体格检查外,更注重男女双方生殖系统、内分泌、夫妻双方染色体与血型鉴定、病毒感染等。就检查出的疾病而言,染色体异常,致畸致残及流产的几率极高不可控制,但一些内分泌功能紊乱及子宫发育异常疾病通过矫治,怀孕后配合保胎,顺利生下健康宝宝的可能性并不低。 但从目前的门诊情况来看,孕前检查的门诊量尚占不到孕期检查门诊量的1/10。而通过孕前检查,可以检查出你所不知道的一些妇科状况,如宫颈机能等。与孕前检查相比,孕期检查只能查出10%-15%的疾病。 释疑 不是每个孕妇都需要保胎 是不是每个孕妇都需要保胎?李伟莉说,这要看胚胎的质量。如果孕妇出现先兆流产症状(阴道出血、腹痛、腰酸有下坠感)的,应先及时就诊,请专科医生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,再决定是否要保胎。 如果胚胎质量不好,阴道B超下连胚芽的影子都看不到,是不建议保胎的。盲目保胎,到最后很有可能需要做清宫手术。该手术对子宫内膜有创伤,可能使子宫内膜变薄,甚至导致子宫粘连,影响下次妊娠。 “保胎就好比是种庄稼,如果出现了干旱等情况,我们可以人工灌溉以保证庄稼正常生长。可如果是种子出了问题,那就没有回天之力了。自然界优胜劣汰法则在怀孕生子这件事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。一般一个出了问题的受精卵,即便遇到再好的土地,也无法健康地长大,中途被自然淘汰是必然的。” 周曙光打了个形象的比方。 “当然,对于曾有反复胚胎停育、流产史的患者,或孕前已知有黄体功能不良者,以及长期不孕、受孕困难者,由于胎儿珍贵,一旦确定妊娠,我们建议保胎。” 周曙光说。 □华玲 陈小飞 本报记者 付艳\文 何姗姗\制图 |